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说说为什么教育更需要打假

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7 05:4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育界原本应该是最真实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培养孩子的地方,神圣的,光荣的,真诚的,充满爱心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样一个圣洁的地方也被社会玷污了,我们不妨罗
教育界原本应该是最真实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培养孩子的地方,神圣的,光荣的,真诚的,充满爱心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样一个圣洁的地方也被社会玷污了,我们不妨罗列一下相关的教育造假现象。 以高大上的口号粉饰学校,掩盖其实际办学的平庸贫乏 教育要发展,社会、政府给予学校以很大的期望,同时也是给学校以很大的压力,政府加大校长培训的投入,政府树立学校办学的典范标杆,政府发出一系列的文件要求,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聪明的校长们终于明白,应付社会和政府实施课程改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最简便方式就是包装自己,而成本最低的包装就是以口号包装自己,社会流行什么就喊什么,教育局长要求什么就汇报什么。 比如师范大学的教授们炒作什么,许多校长就喊什么,流行合作学习,就喊合作学习;流行探究式学习,就喊探究式学习;流行翻转课堂就喊翻转课堂。政府要求什么,就报告什么,文件说素质教育,校长就汇报素质教育的经验;文件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校长就汇报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三维目标;文件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校长就汇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工作与其他领域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它是教育学生的工作,是改变学生的工作,首先是教育老师,改变老师,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教育行为是不可能超越教育规律的,但今天的教育生态恰恰是要求立刻兑现的生态,立竿见影。做不到立竿见影怎么办?聪明的校长们慢慢发现其实只要“见影”就行,未必要“立竿”,甚至是只要说说立竿见影就行,不必真的“立竿”,不必真的“见影”,重复上演皇帝新装的老剧,居然赢得了许多人的喝彩。 课程改革在一所所学校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当然也只能是口号上的所谓“成功”。但是当你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一切都是老样子,办学理念没有根本变化,仍然是以升学作为唯一追求;课程系统没有变化,教材教参,练习册,高考考纲,高考试题,仍然是学校课程的主要载体,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传授式训练式的教学方式一统课堂,填鸭式的知识教学,考题的机械能力训练,就是学校课堂的常态,学校骨子里几乎无变化。办学理念的贫乏,办学实践的平庸,仍然是我们现在一些学校的现实状况。 以夸大的数据、夸张的成绩,以掩盖真实情况的重重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一些学校,也做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工作,在取得一些小成绩的时候,就沾沾自喜,甚至夸大学校所做的课程改革那点工作成绩,请来枪手加以包装,请来记者加以报道,头脑一热,以为天底下自己的课程改革做得最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做了一分,吹成十分,这就是泡沫。 但伴随着学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却视而不见,没有问题意识,不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是盲目地沉浸在所谓的成功之中。如此下去,学校问题会越积越多,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会看出问题,学生也会看出问题,家长也会投诉。但是校长的处理方式是全然不顾真相,一律排斥。校内有意见,以校长的权威打压下去;同行有看法,一律以妒忌视之;家长有投诉,则置之不理,或说是观念落后;领导有批评,则说是打击课程改革、报复校长。这些校长的职业生态主要就是:接受记者采访,参加各种考察,到处传经送宝;唯独不走进课堂,不开学生座谈会,不找老师谈话,不与家长聊天。一言以蔽之,他们这类校长是明星校长,而不是现实工作校长。 以外在的校园环境超大、超豪华,掩饰学校内在精神的不足 这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政府有钱了,而且很愿意把钱投在民生工程,而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这是一个追求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化在一些政府官员的眼中就是校园现代化。 校园超大,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省市都有一些超大规模的学校,动辄500亩地、600亩地,校园大了,招生规模扩大了,这就是政府的政绩,这就是政府官员关心民生的有力证据,但至于这个学校是怎么办学的,校园里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就无人过问了。 现在有些企业家有钱了,他们有一天突然发现学校也是可以挣钱的,于是私立学校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虽然没有办学的经验,但是经营企业的经验还是有的,而且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擅长包装就是一绝,学校包装就是把学校包装成豪华宾馆,吸引学生家长报名,为了使学校更像学校,发挥育人功能,他们在学校建了很多名人雕像,甚至有的校园处处有雕像,走进校园好像走进西方的墓地一样。我们只要剥开这华丽的外表,就可以看到这些学校内在的精神,逐利几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征,而迎合大多数老百姓的高考升学要求,他们必然是以升学为唯一目标,这就毫不奇怪了。 以作假的手段,凸显其高考成绩 我们谁都知道学校办学要有教学质量,而高考事关教学质量,追求高考升学只要不是作为唯一目标都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有些学校为了赢得突出的高考成绩,几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比如挖其他学校的墙角,把其他学校优秀教师挖到自己的学校来。在招生、教育、教学、考试等方面,几乎各个环节都有弄虚作假的现象,招生这个环节就有学校胡搞一气,运用虚假宣传,蛊惑人心,将十分有限的办学经费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奖励,奖励高分段学生,甚至还有花大价钱买学生的现象,尤其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动辄用10万元巨款将孩子留在自己学校里,以增加北大、清华的录取率,这就完全背离了教育初衷,彻头彻尾地作假。 还有学校,为了抬高自己的分数,想方设法软硬兼施动员后进生不要报考,剔除后进生以提高升学平均分,提高升学率。一般一个地方常常会有两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竞争关系,其中重要的竞争就是升学率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就出现莫名其妙的现象,有的学校为了战胜对手,动歪脑筋,伪造假数据,抹黑对手,以此抬高自己。 上述情况虽然绝对数未必很多,但是在教育圈内圈外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教育重要的目标就是从知情意三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良好品性。 陶行知说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说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许慎说得好:“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 学校校长、教师如果弄虚作假,那么学校的所谓德育工作将形同虚设,甚至产生负面教育作用。学生不但听你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你做什么,你的言行举止都传递出你的价值思想,你的价值判断。 造成上述弄虚作假的现象当然有外在原因。这是一个讲究颜值的时代,于是造就了一群化妆师和包装师,也造就了一大群千人一面的人造美女,千校一面的人造名校。这是一个现实而功利的时代,社会要功利,政府官员要效率,学生、家长要升学,学校自然也要功利,当功利畸形化了,教育就异化了,假冒伪劣就成了常态。 但是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原因,为什么大多数教育人还是能够守住教育的底线?为什么那么多的校长能够坚守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不趣时尚、不喊空洞的口号,而是兢兢业业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师能够守住自己的道德良知,永远保持真诚,永远用行为诠释自己的品德,给学生以言传身教? 这都是内修。 教育界原本应该是最真实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培养孩子的地方,神圣的,光荣的,真诚的,充满爱心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样一个圣洁的地方也被社会玷污了,我们不妨罗列一下相关的教育造假现象。 以高大上的口号粉饰学校,掩盖其实际办学的平庸贫乏 教育要发展,社会、政府给予学校以很大的期望,同时也是给学校以很大的压力,政府加大校长培训的投入,政府树立学校办学的典范标杆,政府发出一系列的文件要求,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聪明的校长们终于明白,应付社会和政府实施课程改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最简便方式就是包装自己,而成本最低的包装就是以口号包装自己,社会流行什么就喊什么,教育局长要求什么就汇报什么。 比如师范大学的教授们炒作什么,许多校长就喊什么,流行合作学习,就喊合作学习;流行探究式学习,就喊探究式学习;流行翻转课堂就喊翻转课堂。政府要求什么,就报告什么,文件说素质教育,校长就汇报素质教育的经验;文件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校长就汇报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三维目标;文件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校长就汇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工作与其他领域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它是教育学生的工作,是改变学生的工作,首先是教育老师,改变老师,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教育行为是不可能超越教育规律的,但今天的教育生态恰恰是要求立刻兑现的生态,立竿见影。做不到立竿见影怎么办?聪明的校长们慢慢发现其实只要“见影”就行,未必要“立竿”,甚至是只要说说立竿见影就行,不必真的“立竿”,不必真的“见影”,重复上演皇帝新装的老剧,居然赢得了许多人的喝彩。 课程改革在一所所学校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当然也只能是口号上的所谓“成功”。但是当你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一切都是老样子,办学理念没有根本变化,仍然是以升学作为唯一追求;课程系统没有变化,教材教参,练习册,高考考纲,高考试题,仍然是学校课程的主要载体,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传授式训练式的教学方式一统课堂,填鸭式的知识教学,考题的机械能力训练,就是学校课堂的常态,学校骨子里几乎无变化。办学理念的贫乏,办学实践的平庸,仍然是我们现在一些学校的现实状况。 以夸大的数据、夸张的成绩,以掩盖真实情况的重重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一些学校,也做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工作,在取得一些小成绩的时候,就沾沾自喜,甚至夸大学校所做的课程改革那点工作成绩,请来枪手加以包装,请来记者加以报道,头脑一热,以为天底下自己的课程改革做得最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做了一分,吹成十分,这就是泡沫。 但伴随着学校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却视而不见,没有问题意识,不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是盲目地沉浸在所谓的成功之中。如此下去,学校问题会越积越多,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会看出问题,学生也会看出问题,家长也会投诉。但是校长的处理方式是全然不顾真相,一律排斥。校内有意见,以校长的权威打压下去;同行有看法,一律以妒忌视之;家长有投诉,则置之不理,或说是观念落后;领导有批评,则说是打击课程改革、报复校长。这些校长的职业生态主要就是:接受记者采访,参加各种考察,到处传经送宝;唯独不走进课堂,不开学生座谈会,不找老师谈话,不与家长聊天。一言以蔽之,他们这类校长是明星校长,而不是现实工作校长。 以外在的校园环境超大、超豪华,掩饰学校内在精神的不足 这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政府有钱了,而且很愿意把钱投在民生工程,而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这是一个追求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化在一些政府官员的眼中就是校园现代化。 校园超大,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省市都有一些超大规模的学校,动辄500亩地、600亩地,校园大了,招生规模扩大了,这就是政府的政绩,这就是政府官员关心民生的有力证据,但至于这个学校是怎么办学的,校园里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就无人过问了。 现在有些企业家有钱了,他们有一天突然发现学校也是可以挣钱的,于是私立学校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虽然没有办学的经验,但是经营企业的经验还是有的,而且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擅长包装就是一绝,学校包装就是把学校包装成豪华宾馆,吸引学生家长报名,为了使学校更像学校,发挥育人功能,他们在学校建了很多名人雕像,甚至有的校园处处有雕像,走进校园好像走进西方的墓地一样。我们只要剥开这华丽的外表,就可以看到这些学校内在的精神,逐利几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特征,而迎合大多数老百姓的高考升学要求,他们必然是以升学为唯一目标,这就毫不奇怪了。 以作假的手段,凸显其高考成绩 我们谁都知道学校办学要有教学质量,而高考事关教学质量,追求高考升学只要不是作为唯一目标都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有些学校为了赢得突出的高考成绩,几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比如挖其他学校的墙角,把其他学校优秀教师挖到自己的学校来。在招生、教育、教学、考试等方面,几乎各个环节都有弄虚作假的现象,招生这个环节就有学校胡搞一气,运用虚假宣传,蛊惑人心,将十分有限的办学经费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奖励,奖励高分段学生,甚至还有花大价钱买学生的现象,尤其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动辄用10万元巨款将孩子留在自己学校里,以增加北大、清华的录取率,这就完全背离了教育初衷,彻头彻尾地作假。 还有学校,为了抬高自己的分数,想方设法软硬兼施动员后进生不要报考,剔除后进生以提高升学平均分,提高升学率。一般一个地方常常会有两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竞争关系,其中重要的竞争就是升学率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就出现莫名其妙的现象,有的学校为了战胜对手,动歪脑筋,伪造假数据,抹黑对手,以此抬高自己。 上述情况虽然绝对数未必很多,但是在教育圈内圈外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教育重要的目标就是从知情意三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良好品性。 陶行知说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说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许慎说得好:“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 学校校长、教师如果弄虚作假,那么学校的所谓德育工作将形同虚设,甚至产生负面教育作用。学生不但听你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你做什么,你的言行举止都传递出你的价值思想,你的价值判断。 造成上述弄虚作假的现象当然有外在原因。这是一个讲究颜值的时代,于是造就了一群化妆师和包装师,也造就了一大群千人一面的人造美女,千校一面的人造名校。这是一个现实而功利的时代,社会要功利,政府官员要效率,学生、家长要升学,学校自然也要功利,当功利畸形化了,教育就异化了,假冒伪劣就成了常态。 但是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原因,为什么大多数教育人还是能够守住教育的底线?为什么那么多的校长能够坚守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不趣时尚、不喊空洞的口号,而是兢兢业业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师能够守住自己的道德良知,永远保持真诚,永远用行为诠释自己的品德,给学生以言传身教? 这都是内修。

文章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网址: http://www.jyjbjb.cn/qikandaodu/2021/0417/753.html



上一篇:跨界融合赢领未来
下一篇:注入创意思维培养新锐设计师

教育界(基础教育)投稿 | 教育界(基础教育)编辑部| 教育界(基础教育)版面费 | 教育界(基础教育)论文发表 | 教育界(基础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界(基础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