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教育家陶行知践行,欧美澳教育界流行,这就是

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5 06: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位叫王友的男生用泥土砸另一位男生。陶校长发现后立即制止了他,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位叫王友的男生用泥土砸另一位男生。陶校长发现后立即制止了他,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一会儿工夫,陶校长也来了。一见面,陶校长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说:“这是奖给你的,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疑惑地接过糖。

随即,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王友手上,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砸同学时,你立即就住手了,你很尊重我。”王友听了很惊异,眼睛睁得大大的。

接着,陶校长拿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那位男生欺负了女生。你抱打不平,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校长听后,满意地点点头,掏出第四块糖,塞到王友手中,说:“你能正确认识错误,我要再奖你一块。”说完,陶校长拍拍王友的肩膀,把他送出了校长室。

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如果我们是走出校长室那一刻的王友,相信大家一定更有可能表现出积极的内部力量去面对和反思自己的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在批评高压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或许还不习惯:当我们做错了一件事,竟然仍能被尊重、被理解,做对的部分仍然能被肯定。

再来看一个国外类似的故事。

当年,在英国有这样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一天,他忽然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于是他偷偷地把校长喜欢的一条狗套住杀掉,然后把内脏一件件剥离观察。

校长知道后,非常生气,决定“惩罚”这个小男孩,让他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小男孩照办了,杀狗事件就因此画上了句号。

这两幅图,至今还珍藏在英国亚皮丹名人博物馆中,而那位小男孩,若干年后因为研制胰岛素成功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他就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约翰·麦克劳德。

同样是针对“不良行为”,不打不骂,为什么比严厉的批评产生了更好的效果?

对比现在新闻上频频报导的各种扎心新闻,一方面我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学生抗挫能力差、抗抑能力弱,动不动就抑郁、自杀,另一方面,校园里却充斥着老师斥责、体罚、吼叫、恐吓、威胁、羞辱、罚站学生等事件。

我相信,很多时候老师批评学生,背后是基于一个积极的动机的:希望学生能改变错误的行为,变得更好;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也有一个积极的动机。

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常常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果我们把当前的每一个事件当成漫长时空轴的一个点来看,我们会发现:改正一个小错误或缺点,并不是终极目标;考试拿满分也不是;多才多艺也不是;快乐开心也不是……我们或许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去颠覆自己对于教育的认知。

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我想任何教育者或父母都希望能够培养一个这样的人:

他是内在充盈、外在丰盛的;

他既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同时拥有良好的品格和幸福生活的能力;

他既能创造当下的成就,也具备未来的竞争力;

他既专注于投入眼前的事,同时也有积极的人生意义的追求;

他既能保持独处时的积极情绪,也能拥有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心灵唤醒和情感回归的时代,幸福已经取代物质需求,成为了越来越多的新生代追求的人生目标。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需求,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博士,一反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研究潮流,一生致力于研究古往今来那些在各个领域成功、卓越、优秀、幸福完满人生的人身上具备哪些优势和品质,最后将他的理论成果梳理出“幸福人生(wellbing)的五元素”:积极情绪、积极关系、投入、成就和意义。

之后,又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领域,并展开全球范围内的实践。积极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品格与幸福及其学习能力是同等重要的,这也是积极教育最核心的思想。

文章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网址: http://www.jyjbjb.cn/zonghexinwen/2021/0325/738.html



上一篇:从大学者到教育界抗日领袖,陈垣寓所的八次变
下一篇:英国阿斯顿大学再次喜提“教育界奥斯卡“桂冠

教育界(基础教育)投稿 | 教育界(基础教育)编辑部| 教育界(基础教育)版面费 | 教育界(基础教育)论文发表 | 教育界(基础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界(基础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